非遗就在身边,这堂课让孩子们大开眼界!

发布时间:2025-03-25 浏览量:2132 点赞: 0 收藏

“非遗是什么?它离我们很远吗?”

近期,由宁波市文化馆(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主办的“我们的节日·清明”宁波非遗进校园活动中,青藤书院的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找到了答案!非遗,其实就在我们身边......



非遗中心的吴佳老师从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的概念讲起,用生动的语言告诉孩子们:非遗是爷爷奶奶小时候听过的传说、玩过的游戏、唱的歌,还有那些快要消失的传统手艺。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忆,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。

从美食到手艺,非遗无处不在!

吴老师带着孩子们从熟悉的宁波美食开始探索非遗:缸鸭狗汤圆、油赞子、年糕、千层饼、米馒头、梁弄大糕、红膏呛蟹、青麻糍......这些美味背后,隐藏着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匠心。


图片 3.png


孩子们还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,近距离感受了宁波的“三金一嵌”、竹根雕、越窑青瓷、红帮裁缝、泥金彩漆、剪纸等传统技艺的魅力。清明节即将来临,吴老师还特别提及并介绍了清明节的习俗与非遗之间的紧密联系,例如品尝青团、放飞风筝的传统活动,使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节日与非遗之间的深厚渊源。


图片 4.png


“你们在家里或学校里见过哪些非遗元素?”孩子们纷纷举手,分享自己的发现。吴老师为积极参与的小朋友送上了小礼物,鼓励大家继续关注身边的非遗。


图片 5.png


活动中,木偶摔跤传承人牛永国带来了精彩的表演。他一人分饰两角,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。几位小朋友还上台模仿木偶摔跤的动作,大家互相点评,现场气氛热烈。


图片 6.png


非遗传承,从娃娃抓起!

通过这堂课,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,非遗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,亟需每个人的关注与呵护。它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。随着清明节的临近,这恰是一个传承非遗、亲近自然的绝佳契机。保护非遗,我们正在积极行动!



一审:郑   宇

二审:吴   佳

三审:宋   臻